老城厢的砖瓦里藏着上海的前世今生在线股票配资分红,让人在新与旧的交织中,读懂一座城的细腻心事。
相较于我从小长大的军工路、奶奶家所在的八埭头、外婆家所在的三角地菜场,老城厢于我,并不是很熟悉的区域,但最近却总喜欢往那儿逛,仿佛被那些紧闭着的门的缝隙里泄露出的陈旧气息给吸引住了。我喜欢看那些带着市井气的路名:梦花街、曹市弄、王家码头街、仪凤弄、红栏杆街,等等。每条街都引人遐想,让人忍不住去想它的来历和往昔的市声喧闹。
大多数不住在这儿的上海人第一次来老城厢,目的地一定是城隍庙、豫园。我们小学春游时来过这里,只记得豫园的点春堂曾是小刀会的指挥部。城隍庙的小巷里似乎什么都能买到,印象最深的就是永青假发店,看着那长长黑黑的发套,又好奇,又害怕。我在一家玉石店用仅剩的两分钱买了个玉石小猪,珍藏了很多年,从此留下了什么难觅的物件在城隍庙总能买到的印象。给奶奶做七十大寿时,我想给她买尊老寿星,走遍南京路都没找到,那就去城隍庙吧!果然在那里买到了彩塑老寿星。
展开剩余62%那个夜晚,在老城厢,本应是寒冷的,但记忆中,却很暖和。那是1985年的2月,我随上海电视台春晚摄制组去老城厢拍节目。我是随组记者,来到现场后,发现那是一条极窄的小弄堂,门对门的两户人家相距不过一米。电视台的工作灯已把弄堂照得如白昼般透亮。看到摄像机来了,看到滑稽明星来了,附近的居民都凑近来轧闹猛,好不容易把他们劝到外围,才正式开拍。
查了一下当年的报纸资料,那个节目还蛮有意思,我的报道如下:寒夜,在城隍庙附近的老街上,响起了阵阵叫卖声:“五香茶叶蛋”“桂花甜酒酿”……小贩们有的穿长衫,有的穿西装,还有穿大褂的。围观的人渐渐认出了:“这是杨华生”“那是笑嘻嘻”,人群里的一个孩子忍不住要妈妈上前买东西吃……这里正在拍“海市之夜”中的一个小节目《旧上海风情》,老街上的居民先睹为快。
最近常去老城厢,是为了那杯刨冰。有一晚突然想念起老式刨冰,网上查到老城厢有一家,便打了个网约车去寻找。网约车是一辆崭新的电动车,载着我们悄无声息地开进弯弯曲曲的小马路,路边的人家都已搬走,只有路灯和路灯的影子静物般构成一个个画面,拍老上海电影的感觉。
眼前有一处光亮,刨冰店到了。很小的店面,十多种刨冰。点了最传统的赤豆和绿豆的,是过去的味道,坐在马路对面的塑料椅上一口口啜,等冰山慢慢融化,与赤豆绿豆融为一体。不一会儿,来了一支摩托车队,跟老板娘很熟稔的样子,小伙子们站在那里,边吃刨冰边聊天,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乘风凉的感觉。
这个夏天,渴了、热了在线股票配资分红,就去吃刨冰。那里的路名是老的,刨冰也是老的。(本文图源:IC)
发布于:上海市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